- 陈林;蔡雨;谢于辉;谢德龙;梅毅;
在笼状季戊四醇磷酸酯的基础上,合成了改性笼状季戊四醇磷酸酯(BPA)阻燃剂。通过膨胀型阻燃剂三聚氰胺聚磷酸(MPP)和改性笼状季戊四醇磷酸酯(BPA)复配构建了具有P-N协同高效阻燃体系的阻燃天然橡胶(NR),采用热重和燃烧量热分析了不同配比的BPA-MPP/NR复合材料的热分解和燃烧特性,进一步通过SEM观察残炭的微观结构。20%BPA-10%MPP/NR复合材料的综合阻燃性能表现最佳。在此基础上,研究BPA与MPP对NR的协同阻燃机制,为阻燃剂高效复配构建协同阻燃体系提供新思路,并为开发低火灾危险的阻燃天然橡胶材料提供新方法,有望促进天然橡胶产业向更加生态环保的体系绿色发展。
2025年06期 v.40;No.281 8-15+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89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汤建伟;康银吉;杨易金;张喆;马培根;刘飞;刘旭;薛绍秀;刘咏;王保明;刘鹏飞;
随着我国湿法磷酸产业的发展,解决萃余酸高效资源化利用具有重大意义。以碳酸钠为脱氟剂、硅藻土为助脱氟剂,对絮凝沉淀法净化萃余酸得到的澄清液进行脱氟处理。单因素实验表明,最优条件为搅拌转速300 r/min、时间60 min、温度50℃,在此条件下萃余酸净化液w(F)降为0.17%,氟去除率为61%。基于响应面法(BBD)的多因素优化表明,搅拌转速对脱氟效果影响最显著,二次回归模型R2=0.992 3,预测精度高。修正优化条件为搅拌转速350 r/min、时间54 min、温度51℃,3次平行实验实测萃余酸净化液w(F)为0.162 1%,与预测值0.160 7%接近,氟去除率61.4%。本研究为萃余酸脱氟及资源化利用提供了工业化可行方案。
2025年06期 v.40;No.281 16-21+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50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崔璐雪;刘曼;赵楠;
四环素类抗生素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用量最大的抗生素种类之一,其在水体中的大量残留,不仅对生态系统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也对人类健康产生潜在危害。光催化技术是一种高级氧化技术,可利用光能来降解水体中的盐酸四环素(TC-HCl)而对水质进行有效净化,是一种应用广泛的绿色技术。针对盐酸四环素水体污染问题,通过水热法和超声法制备ZnO/BiOI二元复合光催化剂,系统探究其光催化降解性能。研究二元复合材料的配比以及投加量对催化性能的影响,以及盐酸四环素溶液的初始浓度和p H值对催化降解效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光照强度充足的情况下,ZnO/BiOI光催化剂对盐酸四环素的光催化降解效率高于纯ZnO和纯BiOI,在ZnO/BiOI投配比为1∶4、投加量为0.6 g/L,对30 mg/L、pH为6的盐酸四环素溶液的降解效率最佳,TC-HCl的降解率可达到93.8%,说明该二元复合光催化剂有很强的降解性能。4次循环实验后降解率仍保持89.3%,表明材料具有优异稳定性。该研究为抗生素污染治理提供了高效光催化材料设计思路。
2025年06期 v.40;No.281 22-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4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华;何海涛;杨稳权;杜雄雁;杨隽峰;
针对云南海口地区某w(P_2O_5) 17.74%的低品位胶磷矿进行单一反浮选实验研究,确定浮选工艺参数及流程。实验结果表明,在磨矿细度为≤0.075 mm的颗粒占比92.69%,反浮选粗选磷酸用量3 kg/t、硫酸用量10 kg/t、捕收剂YP6-4用量1.4 kg/t的条件下,采用粗选预先抛尾、一次扫选、中矿返回的闭路工艺流程,获得了精矿w(P_2O_5) 28.51%、w(MgO) 0.81%、产率50.06%、P_2O_5回收率80.56%的选矿指标;单一反浮选工艺是分选该类低品位胶磷矿的高效、简单的工艺。
2025年06期 v.40;No.281 30-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9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