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肥与复肥

欢迎订阅《生态产业科学与磷氟工程》

  
    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国新出审﹝2024609号)《磷肥与复肥》更名为《生态产业科学与磷氟工程》(英文:Eco-industry Science & Phosphorus Fluorine Engineering,ISSN 2097-4566,CN 41-1471/TQ)。《生态产业科学与磷氟工程》(月刊)由郑州大学主管,郑州大学、中国磷复肥工业协会主办,郑州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是中国磷复肥工业协会会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主要内容:《生态产业科学与磷氟工程》是对《磷肥与复肥》栏目和内容的传承、覆盖、包容和扩展、提升,主要刊登以磷氟(包括但不限于)元素为代表的资源加工流程型工业及关联产业共性理论和关键技术的学术技术先进成果,包括新能源材料、电子化学品、功能性精细化学品等领域,与氟化工耦合高端含氟新材料,新型高效磷肥品种,湿法净化磷酸及黄磷精深加工,功能性磷酸盐等高附加值磷化学品,高端化发展、智能化升级、绿色化转型、服务化延伸、安全化管控等。


    办刊宗旨:刊载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政策、技术体系创新成果,反映磷氟元素为代表的资源加工传统产业生态化转型动态,促进磷氟等资源产业耦合,加快生态产业学术技术交流和成果转化,推动资源产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主要栏目:1)简评与要讯,2)新质生产力与产业态势,3)研究开发与生态设计,4)磷及关联产业工艺创新,5)提质增效产品创制技术,6)磷氟产业耦合与高端材料创制,7)减污降碳协同与资源全元素高效利用,8)健康保育与环境修复, 9)产业赋能与业态融合,10)其他。


    杂志为大16开版本,印刷精美,每月15日出版。全国各地邮局(所)均可订阅,邮发代号36-189。编辑部常年办理订阅手续。

 

 

邮局订阅:2025年期,纸质版每期定价20元,全年(12期)定价240元。

编辑部订阅:纸质版含挂号邮费每期定价23元,全年(12期)定价276元。

纸质版需要快递者,请与编辑部联系。

PDF版每期定价65元,全年定价780元。

 

 

主要栏目内容介绍

1)简评与要讯 

以专家评论形式,阐述业内和社会高度关注,包括但不限于以磷氟元素为代表的资源加工流程型工业领域,向绿色低碳循环高质量发展生态化转型升级所涉及的产业规划,布局扩建,技术、产品研发,市场前景分析,以及产业发展优势、难点、热点问题;刊登产业重要时政、发布资讯等。

2)新质生产力与产业态势 

从战略和战术层面,分析论述磷氟等资源可持续保障能力、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加工工艺和产品绿色发展技术、制品供给市场价值与社会需求之间矛盾,以及创新发展机制,产业上下游协同创新体系,制约产业高质量发展相关问题等;介绍磷氟元素为代表的国内外资源加工流程型工业领域产业或企业,以及相关产业发展政策、措施、技术、装备及产品、市场现状,并预测发展趋势;探讨战略性新兴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领域)和未来产业(人形机器人、脑机接口、量子信息、生成式人工智能、元宇宙、生物制造、未来网络、未来显示、新型储能等领域)与资源加工流程型传统工业领域融合或转型升级发展的方向、规划和可行性等。

3)研究开发与生态设计

磷氟等为代表的资源加工领域,从资源加工全生命周期的原料预处理、加工过程到产品制造等生态化转型发展的基础理论研究,过程物质流、能量流的代谢,应用型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和新装置等尚未工程化、产业化的创新提质性深度或梯度绿色低碳循环开发。重点刊用国家省部级纵向(基金、重点研发计划、科技支撑计划或科技攻关)、产业重大重点横向科研项目类稿件。

4)磷及关联产业工艺创新 

磷化工(黄磷及热法磷酸,湿法磷酸、饲料磷酸盐,工业级、食品级、电子级磷酸盐,精细磷化工产品等),以及含硫、钾、镁等资源加工技术创新;磷资源梯级利用及湿法磷酸深度净化技术;中低品位磷资源直接利用及钙镁磷肥和过磷酸钙技术创新;磷矿高效浮选;磷矿非硫酸酸解技术。

5)提质增效产品创制技术

磷肥与复肥(高中低浓度)、新型肥料(缓释控失、水溶肥、有机肥、聚合肥、多功能肥等)、中微量元素肥料产品优化创新;生物刺激剂(腐植酸系列、游离氨基酸类、海藻提取物、复合有机物质、有益化学元素、非有机矿物、甲壳素和壳聚糖衍生物、抗蒸腾剂产品)、助剂添加剂类、微生物肥料等与传统肥料协同增效产品及应用,提高肥料利用率、保护农业用肥生态环境的功能性产品的开发进展及应用研究。

6)磷氟产业耦合与高端材料创制

涉及生命健康、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的高值化制品制造,基于伴生资源生产高端新材料制备技术。磷与氟(或氮、钾、硫、硅、镁、钛、煤)等产业从原料到工艺、制品及材料等分离提取或耦合协同技术,氟化工技术及含氟新材料、新能源(动力电池)材料、仿生材料、储能材料、光电功能材料、电子化学品、功能性精细化学品、生命健康(食品及医用)材料等高值化产品、高端材料创制技术,如用于食品品质改良和营养强化的配料和功能添加剂;各种有机磷化物用于制备具有抗菌、抗病毒、抗寄生虫、抗肿瘤、消炎镇痛及有益于神经、心血管等生命健康的含磷药物;红磷制造农药杀虫剂,用于农作物保护的含磷农药;制备高纯度及特种功能磷制品,如锂离子电池,太阳能电池,光学、传感元件材料,电子级磷酸,离子交换剂,催化剂等高值化制品。

7)减污降碳协同与资源全元素高效利用 

磷化工产业绿色安全发展,磷石膏消纳,磷矿共(伴)生的氟、碘等综合利用,黄磷尾气等资源化利用等技术;工艺过程固废、污水、废气(二氧化碳)等源头减排、前后端综合治理、资源利用技术;工业生产全生命周期(原材料采集,过程生产、产品使用直至使用后处置过程)节能降碳,中低品质资源、稀贵金属、非金属及稀土元素共伴生矿物资源,资源选别残留尾矿,工业副产石膏、赤泥、渣酸,风化煤、泥炭、生活垃圾、畜禽粪污,农业、海洋等资源,富营养化湖泊、污水中氮、磷等回收及资源全量、高质和高值化利用技术;清洁能源使用、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生产技术。

8)健康保育与环境修复 

肥料、土壤、作物三位一体协同增效作用,重金属及有毒有害物质控制及清洁治理,产品绿色化与生命健康,生物多样性保护等;解决土壤酸化、盐渍化、石漠和沙化、有机质降低等问题,保持土壤健康和保育的技术和材料,环境治理与修复技术和材料,以及环境相关功能材料的制备技术及研究进展。

9)产业赋能与业态融合

采用大数据、遥感通讯、数字孪生、人工智能技术,以及新产品、新能源、新材料、新装备等赋能完善改造传统的农业、工业、服务业,三次产业通过新技术手段相互融合,生态工业园构建等,生态化新业态的研发和实践成果。

10)其他 

未包括在上述栏目中,与资源加工产业生态化转型升级相关的其他内容。

 

 
 
 
 
 
联系方式

Tel:0371-63887309 / 67781991

网址:http://lfyf.cbpt.cnki.net/

邮箱espfe2024@126.com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高新技术开发区科学大道100号郑州大学工科园/45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