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v emailalert searchbtn searchbox tablepage yinyongbenwen piczone journalimg journalInfo searchdiv qikanlogo popupnotification paperlist paperlistmore paperListPage

2025年 06期

上一期 下一期 本期统计数据 简明模式 完整模式
新质生产力与产业态势

2024年我国硫酸行业运行情况及展望

廖康程;

2024年我国硫酸行业呈现全面增长态势,产能、产量、出口量、表观消费量分别达1.406亿、1.201亿、268.3万、1.175亿t,同比增幅4.4%、7.7%、7.0%、7.6%;硫酸进口量16.2万t,同比下降49.7%。磷复肥、钛白粉、己内酰胺、磷酸铁锂等下游产品需求增长,推动硫酸价格波动上行至年均295元/t,同比增长55.8%。产能结构持续调整,硫黄制酸和冶炼烟气制酸(冶炼酸)主导市场,产能占比分别达到43.7%、37.5%,硫铁矿制酸及其他制酸占比下降。新建产能集中于硫黄制酸和冶炼酸,2024年新增产能分别为807万、448万t。行业面临全球硫资源供需矛盾:下游新能源、湿法冶炼需求快速增长,而硫黄、铜矿等资源供应受制于化石能源转型和矿产开发周期,可能导致硫资源价格长期高位。未来硫酸下游需求结构将进一步向钛白粉、己内酰胺、磷酸铁锂等产品倾斜。

2025 年 06 期 v.40 ;
[下载次数: 6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11 ] HTML PDF 引用本文
研究开发与生态设计

改性笼状磷酸酯阻燃剂协效三聚氰胺聚磷酸盐对复合天然橡胶阻燃性能的影响研究

陈林;蔡雨;谢于辉;谢德龙;梅毅;

在笼状季戊四醇磷酸酯的基础上,合成了改性笼状季戊四醇磷酸酯(BPA)阻燃剂。通过膨胀型阻燃剂三聚氰胺聚磷酸(MPP)和改性笼状季戊四醇磷酸酯(BPA)复配构建了具有P-N协同高效阻燃体系的阻燃天然橡胶(NR),采用热重和燃烧量热分析了不同配比的BPA-MPP/NR复合材料的热分解和燃烧特性,进一步通过SEM观察残炭的微观结构。20%BPA-10%MPP/NR复合材料的综合阻燃性能表现最佳。在此基础上,研究BPA与MPP对NR的协同阻燃机制,为阻燃剂高效复配构建协同阻燃体系提供新思路,并为开发低火灾危险的阻燃天然橡胶材料提供新方法,有望促进天然橡胶产业向更加生态环保的体系绿色发展。

2025 年 06 期 v.40 ; 云南省重点研发计划(202403AA080003)
[下载次数: 6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9 ] HTML PDF 引用本文

萃余酸澄清液脱氟技术开发

汤建伟;康银吉;杨易金;张喆;马培根;刘飞;刘旭;薛绍秀;刘咏;王保明;刘鹏飞;

随着我国湿法磷酸产业的发展,解决萃余酸高效资源化利用具有重大意义。以碳酸钠为脱氟剂、硅藻土为助脱氟剂,对絮凝沉淀法净化萃余酸得到的澄清液进行脱氟处理。单因素实验表明,最优条件为搅拌转速300 r/min、时间60 min、温度50℃,在此条件下萃余酸净化液w(F)降为0.17%,氟去除率为61%。基于响应面法(BBD)的多因素优化表明,搅拌转速对脱氟效果影响最显著,二次回归模型R2=0.992 3,预测精度高。修正优化条件为搅拌转速350 r/min、时间54 min、温度51℃,3次平行实验实测萃余酸净化液w(F)为0.162 1%,与预测值0.160 7%接近,氟去除率61.4%。本研究为萃余酸脱氟及资源化利用提供了工业化可行方案。

2025 年 06 期 v.40 ; 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黔科合中引地[2023]004); 郑州大学-瓮福集团校企合作重点研发项目(WF-001-2023-JS-00001)
[下载次数: 5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11 ] HTML PDF 引用本文

ZnO/BiOI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及降解盐酸四环素的研究

崔璐雪;刘曼;赵楠;

四环素类抗生素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用量最大的抗生素种类之一,其在水体中的大量残留,不仅对生态系统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也对人类健康产生潜在危害。光催化技术是一种高级氧化技术,可利用光能来降解水体中的盐酸四环素(TC-HCl)而对水质进行有效净化,是一种应用广泛的绿色技术。针对盐酸四环素水体污染问题,通过水热法和超声法制备ZnO/BiOI二元复合光催化剂,系统探究其光催化降解性能。研究二元复合材料的配比以及投加量对催化性能的影响,以及盐酸四环素溶液的初始浓度和p H值对催化降解效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光照强度充足的情况下,ZnO/BiOI光催化剂对盐酸四环素的光催化降解效率高于纯ZnO和纯BiOI,在ZnO/BiOI投配比为1∶4、投加量为0.6 g/L,对30 mg/L、pH为6的盐酸四环素溶液的降解效率最佳,TC-HCl的降解率可达到93.8%,说明该二元复合光催化剂有很强的降解性能。4次循环实验后降解率仍保持89.3%,表明材料具有优异稳定性。该研究为抗生素污染治理提供了高效光催化材料设计思路。

2025 年 06 期 v.40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2200177)
[下载次数: 14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6 ] HTML PDF 引用本文

云南海口某低品位胶磷矿浮选实验研究

张华;何海涛;杨稳权;杜雄雁;杨隽峰;

针对云南海口地区某w(P2O5) 17.74%的低品位胶磷矿进行单一反浮选实验研究,确定浮选工艺参数及流程。实验结果表明,在磨矿细度为≤0.075 mm的颗粒占比92.69%,反浮选粗选磷酸用量3 kg/t、硫酸用量10 kg/t、捕收剂YP6-4用量1.4 kg/t的条件下,采用粗选预先抛尾、一次扫选、中矿返回的闭路工艺流程,获得了精矿w(P2O5) 28.51%、w(MgO) 0.81%、产率50.06%、P2O5回收率80.56%的选矿指标;单一反浮选工艺是分选该类低品位胶磷矿的高效、简单的工艺。

2025 年 06 期 v.40 ;
[下载次数: 8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4 ] HTML PDF 引用本文
简评与要讯

全社会都来重视科普教育——意义与实践

清华大学教授;金涌;

<正>1科学技术知识普及的重要性1.1只有全民科技素质的提高,才会有天才的涌现综观科技发展史,每每天才出现会引领社会的发展,而杰出人物的产生必须在强烈的热爱科学的气氛之中。以德国为例,自1871年德国有识之士意识到,它与英法之间经济、军事实力在不断拉大差距,其根本原因是科学技术水平落后了,于是启动了全国的科普教育风潮,迅速建立了大量博物馆、科技馆、图书馆,举办科技报告会和知识竞赛,推荐出大量科普作家和他们的作品。出人意料地发现,自1901年起取得了惊人的效果,至1933年德国科学家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有11人,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有12人,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的有5人,对科学产生巨大影响的科学家有威廉·伦琴、马·普朗克、爱因斯坦、弗·哈伯和冯·布劳恩等(见表1),使德国一跃成为当时世界科学中心。

2025 年 06 期 v.40 ;
[下载次数: 3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5 ] HTML PDF 引用本文
磷及关联产业工艺创新

熔融结晶技术在湿法磷酸制电子级磷酸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高瑞;黄欣;王霆;王娜;郝红勋;

电子级磷酸是半导体、光伏及液晶显示等高端制造的关键材料,需满足99.999 9%以上的超高纯度要求,对金属离子和非金属杂质控制严苛。相较于传统离子交换、吸附及膜分离技术,熔融结晶技术通过熔融态磷酸的相变结晶实现杂质高效分离,兼具低能耗、无溶剂污染的环保特性,在湿法磷酸制备电子级磷酸领域展现出显著优势。综述熔融结晶技术在湿法磷酸制备电子级磷酸中的研究进展,总结熔融结晶参数对电子级磷酸制备过程中晶体内部杂质去除的影响。提出未来需通过优化结晶器、多技术耦合、智能调控,进一步提高产品的纯度以及生产效率。熔融结晶技术为湿法磷酸高值化提供了绿色路径,契合电子化学品战略需求,具有显著经济与环境效益。

2025 年 06 期 v.40 ;
[下载次数: 6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3 ] HTML PDF 引用本文

提高湿法磷酸浓缩脱氟效率的工艺优化

周华波;张猛;刘文凯;

湿法磷酸是磷化工中重要的中间产物,但是其常含有氟等杂质,不仅影响产品的质量和纯度,而且会造成环境污染;随着氟资源日趋稀缺,降低湿法磷酸氟含量、提高氟资源回收利用效率已成为重要课题。综述湿法磷酸化学反应脱氟、物理吸附脱氟、真空浓缩脱氟的原理;介绍云南云天化红磷化工有限公司在湿法磷酸生产中加入脱氟剂提高脱氟效率的探索。通过对湿法磷酸浓缩工艺进行优化和添加二氧化硅脱氟剂,产品磷酸中的氟含量显著降低,w(F)由1.6%降低至0.93%,氟回收率大幅度提高,吨P2O5氟回收量由43.70 kg提升至64.90 kg,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将脱氟剂应用于湿法磷酸生产,不仅可以提高磷酸产品品质,提高氟资源利用率,而且可以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减少环境污染。

2025 年 06 期 v.40 ;
[下载次数: 10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5 ] HTML PDF 引用本文

二水湿法磷酸提升磷收率的优化改造

周智武;冷启辉;肖银兵;

针对二水湿法磷酸工艺中磷石膏总磷含量偏高导致的磷收率损失问题,通过工艺优化与系统改造实现了磷石膏总磷≤0.8%的技术突破。分析了磷石膏中磷含量的影响因素,通过粒度分析发现,原料磷精矿细颗粒的包裹效应是非水溶磷偏高的主要成因。采用稀磷酸预混反应技术,将矿浆反应停留时间延长40 min;改造消化槽流体路径消除短路效应;通过4级逆流洗涤系统优化降低磷石膏水溶磷;助滤剂多点分布改造使细颗粒截留率增加。结合SO3质量浓度精准控制和分级用水管理,实现磷石膏w(总磷)从约1.0%降至0.70%。改造后年增产磷酸9 000 t,创造经济效益2 070万元。

2025 年 06 期 v.40 ;
[下载次数: 2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4 ] HTML PDF 引用本文
提质增效产品创制技术

水溶性磷酸一铵结块的影响因素和控制措施

窦德军;杜方圆;胡伟华;陈鸿;

水溶性磷酸一铵(MAP)在储存中易结块,严重影响其应用价值。通过系统研究产品水含量(w(H2O)0.2%~1.0%)、包装温度(10~50℃)、杂质离子(Fe3+、Al3+、Mg2+)、堆码层数(1~3层)、粒径(>0.10 mm、0.05~0.10 mm、<0.05 mm)及粉尘含量(w(粉尘) 2%~10%)等因素对水溶性磷酸一铵结块的影响,提出优化控制措施。通过流化床分段控温(温度100℃,停留时间10 min)、冷风机降温(风量5 500 m3/h)、中和工段pH调控(4.0~4.3)以及加装旋风除尘器,可有效缓解水溶性磷酸一铵结块现象,延长存储时间。

2025 年 06 期 v.40 ;
[下载次数: 5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4 ] HTML PDF 引用本文
1 2 3 .... 下一页 尾页

引用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MLA格式引文
APA格式引文
检 索 高级检索